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 中正學院鮑故永久榮譽董事長事天 逝世十五週年追思紀念會後誌

  • Print

(菲律濱中正學院董事會、菲律濱中正學院、菲律濱中正學院校友總會訊)八月廿五日(星期五)上午九時半,本學院董事會、學院當屆、校友總會特聯合為鮑故永久榮譽董事長事天博士逝世十五週年,在中正紀念堂舉行隆重肅穆的追思紀念會。

大禮堂上,兩旁擺滿了莊重典雅的高架花籃。台上「永懷教澤」四個斗大的字下,就是鮑老栩栩如生的銅像。凝視銅像,追憶一代教育巨人生前的點點滴滴,濃濃的思緒頓時鋪天蓋地襲來。

在司儀施純青主任宣佈下,紀念會拉開序幕。主席就位後,奏國歌、校歌、會歌後,由陳善彰主任執行,為鮑老逝世十五週年敲鐘十五下,舉座追思默念。

隨後,鮑老家屬、親屬、門生、董事會林瑩鏡董事長暨全體董事、學院潘露莉校長暨各部主管、校友總會郭冰瑩會長暨全體執行委員、各屆級友會代表、學生代表一一上前獻花致意。

  主席致詞前,先序曲-影片播放。幕後男聲:「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揮動馬鞭響四方,百鳥兒齊飛翔!要是有人來問我,這是什麼地方? 我就驕傲地告訴他,這是我的家鄉。」女聲:「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歲月長;老榕樹下鐘聲遠,悠悠鐘聲譜春秋。中國夢,菲華心,這是什麼地方? 我就驕傲地告訴你,這是我的母校,我就驕傲地告訴你,這是我的母校!」

王永新/施純青老師 朗讀施柳鶯校友詩作:「千年前,至聖先師孔子, 絳帳春風,束侑為礼。弟子三千 ,有教無類, 開創了中國的平民教育。七十八年前,南疆島國菲律濱,王泉笙、楊啟泰等愛國華僑,在烽火中創辦了一所平民僑校──中正中學。四十九年前, 鮑事天在風雨飄零,僑校菲化聲中創辦了海外(菲律濱)第一所華文大學──中正學院。

之後,主席郭冰瑩會長致詞。郭會長稱今天在此追思懷念鮑故院長對母校付出豐功偉績的同時,也將使今日在校學生,對立於養浩園中一代偉大教育家的銅像有所認識,意思深長。

  鮑故院長1939年本校創辦時應聘來校,從訓導主任,代理校長,副校長, 院長,一路做到董事會董事長,前後將近一甲子,可以說將畢生的精力和智慧,無怨無悔地奉獻給了中正學院.

  在王故校長泉笙和幾位華社先賢創辦中正中學後,在紮實的根基上,鮑故院長又將其發展成今日擁有從幼稚園至大學,一所完整教育體系的學府,為海外教育史和菲華教育史寫下光輝的一頁。

  他功在僑社。六十年代在菲化僑校浪潮高漲,僑校面臨關閉危機之際,他以校總常務理事身份與潘癸村校長等致力與當局據理力爭,百折不撓, 終於鸁得一百多所華校的存在。

  今日紀念他,要體會他生前對本校發展的期盼,希望大家同心同德, 發揮中正精神,建設母校, 讓母校規模日益壯大、教學設備更上層樓、發揮教學功能、為社會培植更多優秀人才。」

郭冰瑩會長致詞後,董事會代表致詞。

林瑩鏡執行副董事長稱:陳永栽董事長因臨時有事,不克前來,由他代表董事事會致詞。他說:

  十五年前,鮑老在走過九十五年的人生旅程後,離開了塵世。但其生前為華校,為母校所立下的豐功偉績,至今仍深深烙印在中正人的心版上,不曾因歲月而磨損。

  從一九三九年開始,鮑老就與母校結下不解之緣,近一甲子的歲月,時時刻刻心繫母校,為母校的發展,殫精竭慮,出謀獻策。

在他努力下,中正中學升格為中正學院,一躍成為華校最高學府。並因開設文史系和教育系,為華校栽培本土師資數以量計,使中華文化種子的傳播,得以源源不斷。尤值一提的是,六十年代,菲化僑校浪潮高漲,經他辛勞奔走,在有關會議上舌戰群倫,使僑校終免於陷入被關閉的絕境,這項無以倫比的貢獻將永載菲華教育史上。

  自鮑老離世後,母校在他的接班人,包括校長、院長、董事長、董事、以及成千上萬的校友的通力合作下,譜寫了一篇又一篇的炫麗篇章。2009年,黃故名譽董事長呈輝捐獻了11.4公頃的土地作為本校新校區用地,使本校一圓中正大學夢指日可待。

  新校區的建築工程近已逐步展開,龐大地皮亟需龐大資金。在籌募建築金之際,更加能體會到當年,鮑老為籌建本校目前主校區的同字型的啟泰樓、樂育樓及校友樓的辛勞,而更加感念缅懷他老人家。

新校區的興建,需投注大量人力財力,可說是極其不易,但有鮑老這位先行者給中正人樹立的榜樣,相信中正人最終必能達成目標。

潘露莉校長致詞稱,對於那些不認識他的年輕中正人,她要為大家分享已故鮑院長生平的點滴,因為鮑院長的故事也是中正的故事。她說:

已故鮑院長1909年,出生於中國湖北省景山縣。他是個很先進,很有遠見的人,1931年從中國湖北省遠渡重洋,來到菲律賓,進入菲律賓大學讀書。1935年回中國,1939年再返菲律濱,協助王泉生先生創辦中正中學,從此以後就跟中正結下不解之緣,從訓導主任,到榮譽董事長職位,前後近60年。

在他服務中正期間,努力不懈的精神、高瞻遠矚和傑出的領導,對中正學院的發展以及整個菲華文教界都有很大的影響。

  在此要特別一提的,是他的高瞻遠矚,總是走在時代前頭。他很早就意識到培養本土華文師資的重要性。與華文教學,發揚中華文化緊緊相關的是華文師資的問題,於是,培育華文教師就成為中正學院不可或缺的任務。早在1955年,他未雨綢繆地在,中正中學增辦專門培養本土華文師資的2年制師範專科。1965年在他的領導下,本校開創大學,開辦四年制本科教育系。1967年2年制師範專科就併入四年制的文史教育系。本人也就是這個文史教育係的受惠者。 自1955年以來,師範專科,以及教育文史系,為華社華文學校培養了無數華文教師。

今天我們在此思念他,感謝他六十多年為中正,為華社,為推廣華教,為傳承並弘揚中華文化於海外, 作出了非凡的貢獻。他離開我們已經十五年了,中正人在這過去十五年的每一刻都在思念他,感謝他。」

菲華文經總會代表丁金煌常務委員致詞,稱他代表中國國民黨駐菲律濱總支部向鮑中評委事天博士致以誠摯的企仰與欽佩。他表示個人跟鮑老多次聚首,鮑老有一種浩然之氣,即之則溫,長者之風,讓他畢生不忘。

接著,他詳述鮑老十七歲參加北伐戰爭。一九三九年六月六日起,在本院創校開學第一天起,就與本校同脈博,並任黨 《 中山日報 》主筆,之後協助創辦師專,培育華文師資;致力興辦大學,更造菁莪。上世紀一九七八年時期,遭逢華文學校菲化案,鮑老率同多位華校校長到教育部抗争,舌戰教育部一群官員,最後獲得在中四以上多開大修一及大修二(等於舊學制的高中二與高中三)。黨總支部同夥,莊杰森、柯仁義、林英輝等百多人都是那幾年的終身受益者。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戰爭爆發,菲律濱淪陷,鮑老曾與一些黨前輩師長、學長前輩,從事地下工作;一九四三年並遭日兵逮捕,囚禁五個多月。

    鮑老一生,隨時勢而不拘泥。曾與青少年學子摯友聶紺弩、謝德超等同從湖北中山區出來謀生,後來聶紺弩走了左翼路線,但鮑老依然與他保持聯繫,友情不虞,可見鮑老的浩然胸襟。

    中正校歌中本有「効忠我黨國,永矢勿忘」一句,上世紀中旬鮑老體察時局將 「黨國」兩字改為「宗國」,襟懷拓廣,適合環境,哲人哲見,令人無限啟發。

    鮑老六十三年中孜孜菲華教育發展,德被菲華教育。今天,中國國民黨面臨風風雨雨,但黨總部與中正傳統精神仍聯繫在一起,永遠以民族復興、祖國統一為奮鬥目標。

    隨後,播放鮑老生平小傳紀錄短片,鮑老音宛在,全場屏息凝神觀看,思潮澎湃。

鮑老哲嗣斐南校友稱:為在座有英文班學生和老師,特以他們熟悉的語言英文講述。他說:鮑老在最後六十餘年的生命,關注的除了至親的家人外,就是他服務和貢獻一甲子的中正學院。他指出屏幕上那張鮑老手抱著小孩的照片背景,就是中正中學為證,當年住宿學校,真正是以校為家,與學校緊緊連結成一體。

他又說:先父全心傾注學校,每日早晨7時半升旗典禮時,必給學生精神講話,訓勉學生奮發向上,努力學習,正直做人。不僅如此,在學校畢業典禮、或其他集會週會,也必定殷殷勸勉,言之諄諄。在他百餘次的演講中,經常出現的「經典名句」大概有下列五句,即:一「活到老學到老」-學問為青年寶貴的財產,是人生必須的糧食。。二「有志者事竟成」-堅韌的意志是通往目標的武器。三「兼通中英文字」-可以走遍天下,無往而不利。就像他兒子畢業於盡出名人的Sciences Po,精通四種語言。四「飲水思源」,學成後不忘昔日授以你智慧技能的母校、以及成就你的現在的所有的人。

由鮑老令馨君致謝詞後,是以誦詞、樂曲抒發一串串的追思懷念的節目。

由王永新及施純青老師二重唱、郭愛欣主任伴奏「詩田頌」。

李惠秀老師作詞,郭愛欣主任編曲的「詩田頌」歌詞如下:「鮑公詩田少懷壯志,學貫中西,博古通今,存心養性以事天,存心養性以事天。從軍辦報興學著述,促進和諧中菲交流,功績昭彰人稱道,功績昭彰人稱道。弘揚文化,犧牲奉獻,培育菁英,榮退不休,主政中正五十年,主政中正五十年。服務黨國,信仰堅貞,胸懷坦蕩,樂道順天,立功立德更立言,立功立德更立言。」

七年級黃玉華同學獨唱「感恩的心」

初中和高中部教師(王永新、黃聲豪、潘彥文、陳芊邑、陳怡仲、黃文宣、陳澤鑫、姜瑛、、王怡、謝紫琳、王丹丹、王萌、周運芳)合唱,施柳鶯改詞的「鴻雁」如下:「鴻雁 天空上 對對排成行。冮水長 秋草黃 椰子樹下琴聲憂傷。鴻雁 向南方 飛過蘆葦蕩。天蒼茫 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鄉。天蒼茫 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鄉。鴻雁 北歸還 帶上我的思念。歌聲遠 琴聲顫 千島上情意長。鴻雁 向蒼天 天空有多遙遠。酒喝乾 再斟滿 今夜夢回故鄉。」

中正合唱團,由吳心慈老師指導,合唱「明天會更好」。

一場為一代教育巨匠的追思紀念會至此落下帷幕,「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豎立於養浩園鮑老的銅像,將使世世代代中正人駐足瞻仰,引領中正人不忘初心,為中正學院創校目標,揚馬策鞭,鑄造更炫爛的遠景。

 

圖片說明:恕不稱呼

第一排:右起:郭冰瑩、林瑩鏡、潘露莉、丁金煌、施純青

第二排:右起:鮑馨君、鮑斐南、鮑老家屬

第三排:董事會全體董事

第四排:校友總會執行委員

第五排:右起:學院領導、鮑老親屬